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点赞!三季度“南鄂楷模”名单揭晓,咸安2人上榜

2023-11-09 09:51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经各地各部门申报推荐,市委宣传部组织综合评审,2023年三季度“南鄂楷模”上榜人物名单揭晓,现予以发布。


国网嘉鱼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全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春”保农时不负,“夏”保设备安稳,“秋”保防洪度汛,“冬”保用电无忧。他们是雪地里的“抢修先锋”,冒严寒、战酷暑,为嘉鱼县潘湾镇9个行政村、1.3万户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供应;他们是田野间的“振兴使者”,为复阳村实施3个农网改造项目,新增100千伏安变压器3台,惠及用户3000余户;是救灾时的“电网铁军”,汛期在簰洲湾连续作业23个小时,为缓解农田内涝情况提供坚强保障;有呼必应、有难必帮,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曾荣获“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荣誉称号。



杨霞,女,1977年7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咸宁市直属机关幼儿园二园副园长。


1996年从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她怀揣着一颗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之心进入咸宁市直属机关幼儿园,逐渐从一名配班教师成长为机关幼儿园二园副园长。在27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保持着一名幼教工作者最纯粹的初心,凭着对幼教事业的执着追求,几十年如一日深耕幼教沃土;她用母爱般的温暖陪伴每一个孩子度过了愉快的幼儿园时光;她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时常和二园的老师们走进横沟镇杨畈幼儿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乡村教育”的爱心送教活动;她更是青年教师眼中传帮带的好园长,辅导多名青年教师取得丰厚的教学成果。


曾荣获“湖北最佳教研园长”“咸宁好人”“咸宁名师”等荣誉称号。



熊荣华,男,1969年3月4日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8组组长。


为改变家乡经济状况和基础建设落后的面貌,2008年,他毅然返乡参选并当选黄荆塘村8组组长。他带领村民修建致富路,并盘活荒山荒地发展茶园,新建竹林土鸡养殖场等一批集体产业,成立全市首家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黄荆塘村八组土地经济合作社,让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组级集体经济从0元跃升到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600多元跃升到3万多元。经过他不懈地努力,集体经济富裕了,群众稳定增收了,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精气神提升了。黄荆塘村8组成为全省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示范点,从昔日“脏乱穷”蜕变成如今“强富美”。



陈大银,男,1954年1月8日出生,中共党员,咸安区政协办公室原主任科员。


他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个人出资6万元,为家乡修建公路。他写的《建议铁道部门修建涵洞》被《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内参》采用。他积极争取上级水利项目,为重修贺胜桥镇大屋周后背桥、前进桥等4座跨渠桥梁作出巨大贡献,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群众的通行安全。他深入挖掘本地地名文化、红色文化,主编90万字方言专著《咸宁话》《咸安红色地名》等7本公益性书籍,成为思想道德乡土教材。


曾荣获“全省党委信息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其事迹被人民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曾红星,男,1962年3月14日出生,嘉鱼县潘家湾镇潘家湾村村民。


1984年11月曾红星与叶桂菊结为夫妻,婚后仅一周,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让妻子完全失去行动能力,只能卧床不起,这一卧就是39年。作为丈夫的他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埋头苦干撑起一个家,从不说苦,对瘫痪在床的妻子始终不离不弃、任劳任怨地悉心照顾,从不说累。青丝变白发,他用39载青春岁月诠释了不离不弃的人间真爱,用耐心与细心诠释了家庭的责任和担当,用大爱为妻子和家庭撑起了一方晴空。



王德福,女,1940年11月9日出生,中共党员,赤壁市蒲圻街道华舟社区南园小区党支部书记。


拥有57年党龄的她始终热心公益。2017年,77岁高龄的她成立“王婆婆工作室”,服务社区居民日常水电、燃气费的缴纳,以及邻里纠纷的处理和民意的搜集,帮助解决小区居民生活上的问题。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有400多名居民加入到工作室,共同参与小区治理,主动在社区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形成“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13年来,共化解小区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余个。


曾获得“咸宁好人”“咸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王婆婆工作室”被评为咸宁市2022年度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方会民,男,1962年11月16日出生,原赤壁市赤壁镇畜牧服务中心主任。


他始终奋战在畜牧一线43年,逐村逐户做好赤壁镇5667户农户畜禽防疫注射,确保全镇畜牧业健康发展。他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面对养殖户的需求能随叫随到,及时为他们解决畜牧养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做好每年春秋两季全镇养殖场畜禽检疫,他连续临栏检疫5至7个晚上,不漏一头一只,全力保障全镇畜牧养殖安全。2022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曾荣获“咸宁好人”荣誉称号。

(来源:咸宁市委宣传部 编辑:董盈)


广告

经各地各部门申报推荐,市委宣传部组织综合评审,2023年三季度“南鄂楷模”上榜人物名单揭晓,现予以发布。


国网嘉鱼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全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春”保农时不负,“夏”保设备安稳,“秋”保防洪度汛,“冬”保用电无忧。他们是雪地里的“抢修先锋”,冒严寒、战酷暑,为嘉鱼县潘湾镇9个行政村、1.3万户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供应;他们是田野间的“振兴使者”,为复阳村实施3个农网改造项目,新增100千伏安变压器3台,惠及用户3000余户;是救灾时的“电网铁军”,汛期在簰洲湾连续作业23个小时,为缓解农田内涝情况提供坚强保障;有呼必应、有难必帮,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曾荣获“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荣誉称号。



杨霞,女,1977年7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咸宁市直属机关幼儿园二园副园长。


1996年从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她怀揣着一颗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之心进入咸宁市直属机关幼儿园,逐渐从一名配班教师成长为机关幼儿园二园副园长。在27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保持着一名幼教工作者最纯粹的初心,凭着对幼教事业的执着追求,几十年如一日深耕幼教沃土;她用母爱般的温暖陪伴每一个孩子度过了愉快的幼儿园时光;她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时常和二园的老师们走进横沟镇杨畈幼儿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乡村教育”的爱心送教活动;她更是青年教师眼中传帮带的好园长,辅导多名青年教师取得丰厚的教学成果。


曾荣获“湖北最佳教研园长”“咸宁好人”“咸宁名师”等荣誉称号。



熊荣华,男,1969年3月4日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8组组长。


为改变家乡经济状况和基础建设落后的面貌,2008年,他毅然返乡参选并当选黄荆塘村8组组长。他带领村民修建致富路,并盘活荒山荒地发展茶园,新建竹林土鸡养殖场等一批集体产业,成立全市首家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黄荆塘村八组土地经济合作社,让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组级集体经济从0元跃升到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600多元跃升到3万多元。经过他不懈地努力,集体经济富裕了,群众稳定增收了,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精气神提升了。黄荆塘村8组成为全省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示范点,从昔日“脏乱穷”蜕变成如今“强富美”。



陈大银,男,1954年1月8日出生,中共党员,咸安区政协办公室原主任科员。


他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个人出资6万元,为家乡修建公路。他写的《建议铁道部门修建涵洞》被《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内参》采用。他积极争取上级水利项目,为重修贺胜桥镇大屋周后背桥、前进桥等4座跨渠桥梁作出巨大贡献,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群众的通行安全。他深入挖掘本地地名文化、红色文化,主编90万字方言专著《咸宁话》《咸安红色地名》等7本公益性书籍,成为思想道德乡土教材。


曾荣获“全省党委信息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其事迹被人民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曾红星,男,1962年3月14日出生,嘉鱼县潘家湾镇潘家湾村村民。


1984年11月曾红星与叶桂菊结为夫妻,婚后仅一周,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让妻子完全失去行动能力,只能卧床不起,这一卧就是39年。作为丈夫的他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埋头苦干撑起一个家,从不说苦,对瘫痪在床的妻子始终不离不弃、任劳任怨地悉心照顾,从不说累。青丝变白发,他用39载青春岁月诠释了不离不弃的人间真爱,用耐心与细心诠释了家庭的责任和担当,用大爱为妻子和家庭撑起了一方晴空。



王德福,女,1940年11月9日出生,中共党员,赤壁市蒲圻街道华舟社区南园小区党支部书记。


拥有57年党龄的她始终热心公益。2017年,77岁高龄的她成立“王婆婆工作室”,服务社区居民日常水电、燃气费的缴纳,以及邻里纠纷的处理和民意的搜集,帮助解决小区居民生活上的问题。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有400多名居民加入到工作室,共同参与小区治理,主动在社区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形成“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13年来,共化解小区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余个。


曾获得“咸宁好人”“咸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王婆婆工作室”被评为咸宁市2022年度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方会民,男,1962年11月16日出生,原赤壁市赤壁镇畜牧服务中心主任。


他始终奋战在畜牧一线43年,逐村逐户做好赤壁镇5667户农户畜禽防疫注射,确保全镇畜牧业健康发展。他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面对养殖户的需求能随叫随到,及时为他们解决畜牧养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做好每年春秋两季全镇养殖场畜禽检疫,他连续临栏检疫5至7个晚上,不漏一头一只,全力保障全镇畜牧养殖安全。2022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曾荣获“咸宁好人”荣誉称号。

(来源:咸宁市委宣传部 编辑:董盈)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