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信息教学在前沿 抗洪抢险立下三等功 坚持献血二十载 荆楚好老师王亚平

2024-04-09 10:21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云上咸安报道 作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他始终坚守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第一线,以“执事敬、事思敬”的态度,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课堂。

作为学校的“大管家”,他在日复一日的轮回中,用不平凡的坚守和付出,营造了良好的文明育人环境。

他秉信“帮助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撸起袖子”无偿献血,积极投身抗洪抗疫,用爱心传递志愿精神。

他精于技术,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岗位上,创造学校多项第一;他善于思考,推行案例教学,大胆尝试多学科融合;他乐于奉献,抗洪抢险、义务献血、服务抗疫、社区志愿服务都冲在一线……在咸宁市实验小学,有个微胖的身影总是冲在最前面。他说:“因为我是党员,我是人民教师。”

扎根基础教育  挥洒青春力量

他叫王亚平,今年48岁,是咸宁市实验小学一名信息技术教师。1997年8月,计算机教学刚刚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刚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毕业的王亚平,被作为专职的计算机教室及电教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到咸宁市实验小学。作为重点大学毕业生,而且是当时最为紧缺的教育技术专业,很多同事都认为王亚平在小学干不长久,没想到,王亚平一干就是28年,为基础教育贡献了整个青春。

“我还记得,当时学校虽然建有微机房,开有微机课,但实际上只有个别会打字的老师,能带着孩子们学学开关机、五笔输入法。”王亚平说,虽然起步很难,但看到孩子们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他也乐在其中。当时,计算机教学刚刚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实验小学作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却缺乏专业技术教师的支持。

王亚平积极参与学校课件制作小组,利用自己大学所学 CAI 辅助教学的专业知识,制作出咸宁市第一个Authware电子课件,并助力多个学科教师在全国、全省优质课竞赛中获得好名次。说起课件制作,王亚平如数家珍:“没有电子课件之前,老师们上课用的课件都是传统的手绘胶片,传统的幻灯制作难度高,也不生动形象。我们学校课件制作小组当时用电脑制作出计算机课件,利用CAI技术,将图片、声音、视频、电脑动画等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生,形象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特别是在当年的五省五地市电教会上,我们学校示范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电子课件利用电脑动画的平移旋转,将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的过程形象进行展示,学生很直观理解了两种图像的关系,电脑动画将语文课《精彩的马戏》中的马戏团场景活灵活现的搬进了课堂,引起了轰动。”为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水平,王亚平摸索出了“任务驱动培训法”,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受到老师的热烈欢迎,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快速提高。迈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来临。

2000年,学校经费困难,难以满足计算机教室的升级改造。王亚平便和同事一起自己动手,利用暑假开展改造。“为了省钱,能干的我们都自己干,教室装修、网络布线、软件安装、电脑组装……还曾经因为安装电脑桌忙了一个通宵。”王亚平笑着回忆,他们把学校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解决了信息技术课的燃眉之急。有了硬件支持,还有王亚平的倾力投入,实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当地一直走在前列。2008 年,王亚平被评为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师。

2015 年,王亚平又有了新任务——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将 3D 打印教学任务安排给了他。当时,3D 打印课程在高校才刚起步,中小学基本没有实例可供参考。王亚平查阅大量资料,走进华中师范大学、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学习,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咸宁市中小学中第一个开设了3D打印课程。 2018年,教育部全国3D打印实验区落地咸宁,实验小学成为第一批试点学校,王亚平作为该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承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子课题《3D 打印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应用案例研究》。2019年,由他完成的教学设计《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在“全国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王亚平的“中小学校本课程走班选课系统V1.0”,取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专利权。如今,该校3至6年级均开设有3D打印课。王亚平带着低年级孩子体验“神笔马良”的神奇,带着高年级学生学习建模等前沿技术。他的课还融合了语文、历史、科学等多个学科——三年级学生语文课讲到赵州桥,王亚平就带着学生打印一个缩微版赵州桥;六年级科学课讲到地球的形状,王亚平让学生自己建模,直观地领悟……王亚平不仅全身心投入本校教育教学,还多次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把优质资源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乡镇农村学校。

真诚服务为先,学校好管家

2020年,因为学校工作的需要,王亚平调任学校后勤部主任。虽然离开了教学一线,但他那股风风火火,坐言起行的实干作风却一点没变。

他坚信“坐在办公室是干不好后勤工作的”,每天坚持最早到校,看看围墙、场地、活动器械的安全问题,走廊、花坛、各班教室的安全、卫生情况,迎接师生的到来;下班的时候他在各个教室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特别是电器(电脑、电视)电源是否切断,最后一个离校,为师生安全护航。

他根据日常教学、师生生活、设施设备维修等方面的需要,及时做好各种物资的采购,严把安全质量关;加强校园品质提升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让广大师生住得安全、行得安全、吃得安全、教得安全、学得安全。

2021年7月,学校100多名教职工参加全市红歌比赛,他包揽了组织大巴车摆渡、协调排练场地、订取盒饭到租还服装等一系列事情,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工作量很大,却从没见他抱怨,每次吃饭,他总是最后一个端碗。他忠诚可靠,大家已经习惯了有了需要协调的事情都直接联系他。”回想起这个细节,副校长张俊波印象深刻。

后勤的各项工作繁杂,尤以项目工作最耗精神。从前期的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中监督施工质量,他殚精竭虑协调各方,事无巨细地去完成,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寒暑假是学校维修及项目建设的黄金时间,每年暑假学校会抢抓项目建设,对校园设施进行维修。他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后方知。

他爱人李纹老师红着眼睛说:“自从调到后勤后,他从没有过寒暑假,多次答应过我和孩子的旅行计划,一次都未兑现。前年一家人早早定好暑假海南7日游的机票,因为学校项目建设时间特别紧,他退掉了自己的机票,直到把我们送到机场才告诉他们。”虽有很多埋怨,但更多是心疼和支持。

“他家就住在学校旁边的宿舍楼,每次能看到他上班,但还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下的班。他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奉献给了学校,真的做到了以校为家。”原学校工会主席王光虹老师说。

“王主任是我们学校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那个人。越是休息时间越能在学校见到他,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他一定会在校园里到处巡查。学校的很多事情他都亲力亲为,掏下水道、掏堵塞的厕所,寒暑假经常亲自到学校修剪校园的花草树木,今年的暴雪天气,学校老师都在家里不能上班,他天天坚持到学校来巡查校园,并亲自铲雪扫雪,真是令人钦佩。”学校保安这样评价王亚平。王亚平不求回报,无私奉献,遇到同事的夸赞时,性格随和的他就笑着说:“我这就当是锻炼身体呀!”

2021年9月10日教师节,王亚平获得湖北省荆楚好老师提名奖,在湖北省电视台受到省领导接见。

防汛抗洪冲锋在前 无偿献血传递爱心

课堂之外,王亚平更是充分体现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1998年,长江流域暴发特大洪水,长江干堤赤壁段险象环生。得知学校要选派突击队支援赤壁,王亚平主动请缨:“我年轻身体好,让我上!”这本是王亚平参加工作后迎来的第一个暑假,但他几乎没有休息一天,在抗洪一线奋战了43个日夜。

赤壁长江段当时是血吸虫的重灾区,在防汛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检查下水检查管涌的情况,感染血吸虫的风险很高。王亚平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下水区检查,“我年轻,让我先来”是他在防汛一线的口头禅。抗洪结束后,全体抗洪人员一起去中心筛查血吸虫病,王亚平很幸运没有感染。1998年10月,王亚平被咸宁地委、行署、军分区授予抗洪抢险三等功臣称号。

在中心血站检查完血吸虫病后,他“顺便”献了一次血。正是从那次起,他一坚持便是二十多年。如今,他已经累计献血16000多毫升,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咸宁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加入中华骨髓库。“能够有机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抗疫逆行者  生命守护人

2020年疫情期间,咸宁市实验小学有希望桥社区大楚城、肖桥村学雅芳邻小区、实验小学宿舍区三个包保点,其中大楚城就有1870户、2800多个居民,人员最多,管理难度最大。当时,因疫情防控造成交通阻断,很多同事不能及时返回岗位,学校党总支推荐王亚平作为学校防疫志愿者突击队队长,带领志愿者协助社区第五网格大楚城的防疫工作。

身为队长的他每次值守都身先士卒,哪里有危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矛盾,他就主动去哪里,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小区封闭管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王亚平主动配合物业人员,为封闭的四栋楼的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有两位空巢老人身患慢性病,王亚平得知他们的药用完了,就为老人买好药后送上门去。每天从早8时到22时,他一直坚守在大楚城。下班后,他督促队员们进行全身消毒后才回家,到家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他身体力行、冲在前面,坚定传递正能量声音,得到了居民的信任与支持。

默默无闻奉献,做居民热心人

咸宁市实验小学小区和咸宁市教育局小区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小区共有9栋居民楼,110多户居民。走进小区,能感受到小小的院落,干净又整洁。这一切都得益于尽职尽责的“好管家”王亚平。

咸宁市教育局从老区搬迁到新区后,教育局小区从单位管理小区一度成为了无人管理的问题小区。外来车辆随意进入小区,居民在院内种菜养花,楼道和路面卫生无人管理,小区环境卫生情况一言难尽。

“多亏了他!如果不是他,小区肯定 ‘脏乱差’,扯皮的事也少不了。”在小区,如果有人问起小区的现状,很多人都会心怀感激地说上几句夸奖的话。因为有他,这个老旧小区有了“管家”,“脏乱差”变成“洁净好”。

“遇到啥困难,大家给我打电话或微信留言都行,我会尽力协助解决!”作为实验小学老旧小区党支部书记,王亚平经常这样说。帮助邻里换水龙头或电线,自买油锯修剪小区绿植……这是王亚平平时常做的事。无论是水管漏水、马桶堵塞,还是邻里间出现磕磕碰碰,只要居民有啥需要,王亚平都会及时出面尽力帮助解决,用实际行动为小区居民服务。王亚平作为小区党支部书记,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及时掌握居民动态,做好日常生活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

“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力去做。”王亚平坚定地说。在他的影响下,居民们都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示范带动邻里居民践行文明行为,成为小区大院里的居民信息管理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帮困解难服务员、邻里活动组织员、政策法规宣传员。

不知疲倦,从不懈怠,王亚平始终秉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牢牢扎根在自己的岗位,守护着学校的正常运行,散发着自己的光与热。

(特约记者:胡剑芳 通讯员:孙玉洁 编辑:王迪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

广告

云上咸安报道 作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他始终坚守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第一线,以“执事敬、事思敬”的态度,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课堂。

作为学校的“大管家”,他在日复一日的轮回中,用不平凡的坚守和付出,营造了良好的文明育人环境。

他秉信“帮助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撸起袖子”无偿献血,积极投身抗洪抗疫,用爱心传递志愿精神。

他精于技术,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岗位上,创造学校多项第一;他善于思考,推行案例教学,大胆尝试多学科融合;他乐于奉献,抗洪抢险、义务献血、服务抗疫、社区志愿服务都冲在一线……在咸宁市实验小学,有个微胖的身影总是冲在最前面。他说:“因为我是党员,我是人民教师。”

扎根基础教育  挥洒青春力量

他叫王亚平,今年48岁,是咸宁市实验小学一名信息技术教师。1997年8月,计算机教学刚刚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刚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毕业的王亚平,被作为专职的计算机教室及电教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到咸宁市实验小学。作为重点大学毕业生,而且是当时最为紧缺的教育技术专业,很多同事都认为王亚平在小学干不长久,没想到,王亚平一干就是28年,为基础教育贡献了整个青春。

“我还记得,当时学校虽然建有微机房,开有微机课,但实际上只有个别会打字的老师,能带着孩子们学学开关机、五笔输入法。”王亚平说,虽然起步很难,但看到孩子们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他也乐在其中。当时,计算机教学刚刚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实验小学作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却缺乏专业技术教师的支持。

王亚平积极参与学校课件制作小组,利用自己大学所学 CAI 辅助教学的专业知识,制作出咸宁市第一个Authware电子课件,并助力多个学科教师在全国、全省优质课竞赛中获得好名次。说起课件制作,王亚平如数家珍:“没有电子课件之前,老师们上课用的课件都是传统的手绘胶片,传统的幻灯制作难度高,也不生动形象。我们学校课件制作小组当时用电脑制作出计算机课件,利用CAI技术,将图片、声音、视频、电脑动画等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生,形象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特别是在当年的五省五地市电教会上,我们学校示范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电子课件利用电脑动画的平移旋转,将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的过程形象进行展示,学生很直观理解了两种图像的关系,电脑动画将语文课《精彩的马戏》中的马戏团场景活灵活现的搬进了课堂,引起了轰动。”为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水平,王亚平摸索出了“任务驱动培训法”,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受到老师的热烈欢迎,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快速提高。迈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来临。

2000年,学校经费困难,难以满足计算机教室的升级改造。王亚平便和同事一起自己动手,利用暑假开展改造。“为了省钱,能干的我们都自己干,教室装修、网络布线、软件安装、电脑组装……还曾经因为安装电脑桌忙了一个通宵。”王亚平笑着回忆,他们把学校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解决了信息技术课的燃眉之急。有了硬件支持,还有王亚平的倾力投入,实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当地一直走在前列。2008 年,王亚平被评为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师。

2015 年,王亚平又有了新任务——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将 3D 打印教学任务安排给了他。当时,3D 打印课程在高校才刚起步,中小学基本没有实例可供参考。王亚平查阅大量资料,走进华中师范大学、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学习,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咸宁市中小学中第一个开设了3D打印课程。 2018年,教育部全国3D打印实验区落地咸宁,实验小学成为第一批试点学校,王亚平作为该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承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子课题《3D 打印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应用案例研究》。2019年,由他完成的教学设计《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在“全国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王亚平的“中小学校本课程走班选课系统V1.0”,取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专利权。如今,该校3至6年级均开设有3D打印课。王亚平带着低年级孩子体验“神笔马良”的神奇,带着高年级学生学习建模等前沿技术。他的课还融合了语文、历史、科学等多个学科——三年级学生语文课讲到赵州桥,王亚平就带着学生打印一个缩微版赵州桥;六年级科学课讲到地球的形状,王亚平让学生自己建模,直观地领悟……王亚平不仅全身心投入本校教育教学,还多次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把优质资源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乡镇农村学校。

真诚服务为先,学校好管家

2020年,因为学校工作的需要,王亚平调任学校后勤部主任。虽然离开了教学一线,但他那股风风火火,坐言起行的实干作风却一点没变。

他坚信“坐在办公室是干不好后勤工作的”,每天坚持最早到校,看看围墙、场地、活动器械的安全问题,走廊、花坛、各班教室的安全、卫生情况,迎接师生的到来;下班的时候他在各个教室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特别是电器(电脑、电视)电源是否切断,最后一个离校,为师生安全护航。

他根据日常教学、师生生活、设施设备维修等方面的需要,及时做好各种物资的采购,严把安全质量关;加强校园品质提升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让广大师生住得安全、行得安全、吃得安全、教得安全、学得安全。

2021年7月,学校100多名教职工参加全市红歌比赛,他包揽了组织大巴车摆渡、协调排练场地、订取盒饭到租还服装等一系列事情,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工作量很大,却从没见他抱怨,每次吃饭,他总是最后一个端碗。他忠诚可靠,大家已经习惯了有了需要协调的事情都直接联系他。”回想起这个细节,副校长张俊波印象深刻。

后勤的各项工作繁杂,尤以项目工作最耗精神。从前期的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中监督施工质量,他殚精竭虑协调各方,事无巨细地去完成,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寒暑假是学校维修及项目建设的黄金时间,每年暑假学校会抢抓项目建设,对校园设施进行维修。他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后方知。

他爱人李纹老师红着眼睛说:“自从调到后勤后,他从没有过寒暑假,多次答应过我和孩子的旅行计划,一次都未兑现。前年一家人早早定好暑假海南7日游的机票,因为学校项目建设时间特别紧,他退掉了自己的机票,直到把我们送到机场才告诉他们。”虽有很多埋怨,但更多是心疼和支持。

“他家就住在学校旁边的宿舍楼,每次能看到他上班,但还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下的班。他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奉献给了学校,真的做到了以校为家。”原学校工会主席王光虹老师说。

“王主任是我们学校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那个人。越是休息时间越能在学校见到他,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他一定会在校园里到处巡查。学校的很多事情他都亲力亲为,掏下水道、掏堵塞的厕所,寒暑假经常亲自到学校修剪校园的花草树木,今年的暴雪天气,学校老师都在家里不能上班,他天天坚持到学校来巡查校园,并亲自铲雪扫雪,真是令人钦佩。”学校保安这样评价王亚平。王亚平不求回报,无私奉献,遇到同事的夸赞时,性格随和的他就笑着说:“我这就当是锻炼身体呀!”

2021年9月10日教师节,王亚平获得湖北省荆楚好老师提名奖,在湖北省电视台受到省领导接见。

防汛抗洪冲锋在前 无偿献血传递爱心

课堂之外,王亚平更是充分体现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1998年,长江流域暴发特大洪水,长江干堤赤壁段险象环生。得知学校要选派突击队支援赤壁,王亚平主动请缨:“我年轻身体好,让我上!”这本是王亚平参加工作后迎来的第一个暑假,但他几乎没有休息一天,在抗洪一线奋战了43个日夜。

赤壁长江段当时是血吸虫的重灾区,在防汛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检查下水检查管涌的情况,感染血吸虫的风险很高。王亚平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下水区检查,“我年轻,让我先来”是他在防汛一线的口头禅。抗洪结束后,全体抗洪人员一起去中心筛查血吸虫病,王亚平很幸运没有感染。1998年10月,王亚平被咸宁地委、行署、军分区授予抗洪抢险三等功臣称号。

在中心血站检查完血吸虫病后,他“顺便”献了一次血。正是从那次起,他一坚持便是二十多年。如今,他已经累计献血16000多毫升,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咸宁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加入中华骨髓库。“能够有机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抗疫逆行者  生命守护人

2020年疫情期间,咸宁市实验小学有希望桥社区大楚城、肖桥村学雅芳邻小区、实验小学宿舍区三个包保点,其中大楚城就有1870户、2800多个居民,人员最多,管理难度最大。当时,因疫情防控造成交通阻断,很多同事不能及时返回岗位,学校党总支推荐王亚平作为学校防疫志愿者突击队队长,带领志愿者协助社区第五网格大楚城的防疫工作。

身为队长的他每次值守都身先士卒,哪里有危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矛盾,他就主动去哪里,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小区封闭管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王亚平主动配合物业人员,为封闭的四栋楼的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有两位空巢老人身患慢性病,王亚平得知他们的药用完了,就为老人买好药后送上门去。每天从早8时到22时,他一直坚守在大楚城。下班后,他督促队员们进行全身消毒后才回家,到家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他身体力行、冲在前面,坚定传递正能量声音,得到了居民的信任与支持。

默默无闻奉献,做居民热心人

咸宁市实验小学小区和咸宁市教育局小区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小区共有9栋居民楼,110多户居民。走进小区,能感受到小小的院落,干净又整洁。这一切都得益于尽职尽责的“好管家”王亚平。

咸宁市教育局从老区搬迁到新区后,教育局小区从单位管理小区一度成为了无人管理的问题小区。外来车辆随意进入小区,居民在院内种菜养花,楼道和路面卫生无人管理,小区环境卫生情况一言难尽。

“多亏了他!如果不是他,小区肯定 ‘脏乱差’,扯皮的事也少不了。”在小区,如果有人问起小区的现状,很多人都会心怀感激地说上几句夸奖的话。因为有他,这个老旧小区有了“管家”,“脏乱差”变成“洁净好”。

“遇到啥困难,大家给我打电话或微信留言都行,我会尽力协助解决!”作为实验小学老旧小区党支部书记,王亚平经常这样说。帮助邻里换水龙头或电线,自买油锯修剪小区绿植……这是王亚平平时常做的事。无论是水管漏水、马桶堵塞,还是邻里间出现磕磕碰碰,只要居民有啥需要,王亚平都会及时出面尽力帮助解决,用实际行动为小区居民服务。王亚平作为小区党支部书记,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及时掌握居民动态,做好日常生活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

“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力去做。”王亚平坚定地说。在他的影响下,居民们都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示范带动邻里居民践行文明行为,成为小区大院里的居民信息管理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帮困解难服务员、邻里活动组织员、政策法规宣传员。

不知疲倦,从不懈怠,王亚平始终秉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牢牢扎根在自己的岗位,守护着学校的正常运行,散发着自己的光与热。

(特约记者:胡剑芳 通讯员:孙玉洁 编辑:王迪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