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穿越百年战火 高桥华彩新生

2018-05-25 14:28

图为:高桥镇因这座古桥而得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通讯员吴涛摄)

咸宁市咸安区东南,一座清代古桥——高桥闻名遐迩,高桥镇因此得名。

百年来,高桥穿越战火、历经风雨,在抗日战争硝烟中屹立不倒,在特大洪水冲击下巍然挺立。如今的高桥,依然横跨高桥河上。河畔,我省首个军旅小镇、咸宁首个田园综合体近日集体破土动工。见证历史风云的高桥,今天迎来沧桑巨变。

高桥:一桥架两县

高桥河发源于咸安区大幕山北麓,由南向北流经高桥镇、双溪桥镇,最后汇入鄂州梁子湖,奔向长江。

高桥位于高桥镇高桥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道光年间(1831年)由陈秉一牵头,组织省内外慈善人士募捐和两岸人民集资扩建了这座石拱桥。桥东头原属鄂城(今鄂州),桥西头原属咸宁县(今咸安区)。因地处咸安区东南,是当时咸宁县、通山县、鄂城县的百姓结集经商之处,高桥繁华自此而来,素有“市集鄂咸通,一桥架两县”之称。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高桥,桥下河水潺潺,古桥飞架河上,气宇轩昂。

高桥是一座五孔石拱青石桥,青石体量巨大。桥上建有歇雨亭,以方木为主架,近百根木柱纵横勾连,黛瓦铺顶,古色古香。桥两头的金刚墙用青砖砌成,刻有楷书“高桥”两字,两侧悬挂以高桥两字藏头的对联。

62岁的村民陈新庆介绍,这座桥长55米,宽4.8米。上个世纪80年代前,这座桥是两岸的重要通道,在他小时候,桥西头是餐馆,桥东头是茶社,为行人免费送茶,商贩在桥上两侧摆摊。至今,桥头还有功德碑。

他说,曾听父辈讲述,1939年日本侵略者曾轰炸过该桥,但只炸坏两块桥面的石头和几根木柱,桥体依然牢固。当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日军在附近的澄水洞村大屋万屠杀百姓112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三·一八”惨案,成为日军侵华的又一罪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桥曾屡遭意外:先是桥柱被汽车撞坏,又遭遇特大洪灾,桥上的歇雨亭被冲毁,所幸桥体安然无恙。后来,当地政府在下游200米处修建了新的水泥公路桥以方便汽车通行。2009年,高桥镇委、镇政府募集资金,加上村民捐款,将该桥歇雨亭按原样修复。

高桥镇:一根萝卜引来30亿元投资

高桥河在高桥镇境内蜿蜒向北,形成一个个平畈,土壤肥沃、物产丰饶,其中曾作为朝廷贡品的白水畈萝卜最为有名。

2016年,高桥镇党委书记王顺荣在研究该镇特色产业现状后,决定大力打造“白水畈萝卜”品牌。镇里策划了“乡约白水畈”系列活动,昔日寂静的高桥镇一下子热闹起来。

农业发展,一靠技术、二靠品牌。高桥镇决定,依托萝卜特色,打造“中国萝卜小镇”,拉长产业链。该镇请来专家指导标准化种植,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去年7月和今年3月,白水畈萝卜相继获得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镇委、镇政府四处招商引资。去年5月28日,重庆一家公司投资2000万元进行萝卜深加工的项目落户高桥,该镇还引进了康养项目和农业科技观光园项目。

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鄂旅投)咸宁项目组也被高桥镇的资源和诚意打动,确定以该镇“131工程”为核心建设“军旅小镇”,以白水畈为核心打造“白水畈田园综合体”,两个项目预计投资30亿元。

高桥人:幸福生活不断升级

5月21日中午,白水畈村村民刘时新正和老伴给1岁半的孙子喂饭。他们家后厨的墙上挂着一块白板,菜单写得密密麻麻。“居家过日子,写菜单干嘛?”“现在田地都租出去了,不仅坐着收钱,还有空闲创业!”刘时新笑呵呵地说,去年镇里办起“乡约白水畈”系列活动,引来大量游客。3个在外创业的子女看到商机,回乡办起农家乐。大女婿当厨师,其他的帮厨,每到周末,生意火爆。

刘时新说,最高峰一天接待过50桌,一天挣了1万多元,比种地收入翻了好几番。“幸福指数飙升!”他说,“现在进村公路是宽敞的柏油马路,变得比城市还美,这是我们祖祖辈辈想不到的!”

更大的工程正在兴建。咸宁市重点项目——131军旅小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项目4月28日同步开工。按照一年建设、两年运营、三年建成的计划实施,年预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营业收入4亿元。鄂旅投董事长刘俊刚表示,高桥项目定位为全国知名、湖北一流的环武汉都市旅游休闲带龙头项目和军旅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鹏、通讯员胡剑芳、张玲)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刘丰华


图为:高桥镇因这座古桥而得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通讯员吴涛摄)

咸宁市咸安区东南,一座清代古桥——高桥闻名遐迩,高桥镇因此得名。

百年来,高桥穿越战火、历经风雨,在抗日战争硝烟中屹立不倒,在特大洪水冲击下巍然挺立。如今的高桥,依然横跨高桥河上。河畔,我省首个军旅小镇、咸宁首个田园综合体近日集体破土动工。见证历史风云的高桥,今天迎来沧桑巨变。

高桥:一桥架两县

高桥河发源于咸安区大幕山北麓,由南向北流经高桥镇、双溪桥镇,最后汇入鄂州梁子湖,奔向长江。

高桥位于高桥镇高桥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道光年间(1831年)由陈秉一牵头,组织省内外慈善人士募捐和两岸人民集资扩建了这座石拱桥。桥东头原属鄂城(今鄂州),桥西头原属咸宁县(今咸安区)。因地处咸安区东南,是当时咸宁县、通山县、鄂城县的百姓结集经商之处,高桥繁华自此而来,素有“市集鄂咸通,一桥架两县”之称。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高桥,桥下河水潺潺,古桥飞架河上,气宇轩昂。

高桥是一座五孔石拱青石桥,青石体量巨大。桥上建有歇雨亭,以方木为主架,近百根木柱纵横勾连,黛瓦铺顶,古色古香。桥两头的金刚墙用青砖砌成,刻有楷书“高桥”两字,两侧悬挂以高桥两字藏头的对联。

62岁的村民陈新庆介绍,这座桥长55米,宽4.8米。上个世纪80年代前,这座桥是两岸的重要通道,在他小时候,桥西头是餐馆,桥东头是茶社,为行人免费送茶,商贩在桥上两侧摆摊。至今,桥头还有功德碑。

他说,曾听父辈讲述,1939年日本侵略者曾轰炸过该桥,但只炸坏两块桥面的石头和几根木柱,桥体依然牢固。当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日军在附近的澄水洞村大屋万屠杀百姓112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三·一八”惨案,成为日军侵华的又一罪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桥曾屡遭意外:先是桥柱被汽车撞坏,又遭遇特大洪灾,桥上的歇雨亭被冲毁,所幸桥体安然无恙。后来,当地政府在下游200米处修建了新的水泥公路桥以方便汽车通行。2009年,高桥镇委、镇政府募集资金,加上村民捐款,将该桥歇雨亭按原样修复。

高桥镇:一根萝卜引来30亿元投资

高桥河在高桥镇境内蜿蜒向北,形成一个个平畈,土壤肥沃、物产丰饶,其中曾作为朝廷贡品的白水畈萝卜最为有名。

2016年,高桥镇党委书记王顺荣在研究该镇特色产业现状后,决定大力打造“白水畈萝卜”品牌。镇里策划了“乡约白水畈”系列活动,昔日寂静的高桥镇一下子热闹起来。

农业发展,一靠技术、二靠品牌。高桥镇决定,依托萝卜特色,打造“中国萝卜小镇”,拉长产业链。该镇请来专家指导标准化种植,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去年7月和今年3月,白水畈萝卜相继获得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镇委、镇政府四处招商引资。去年5月28日,重庆一家公司投资2000万元进行萝卜深加工的项目落户高桥,该镇还引进了康养项目和农业科技观光园项目。

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鄂旅投)咸宁项目组也被高桥镇的资源和诚意打动,确定以该镇“131工程”为核心建设“军旅小镇”,以白水畈为核心打造“白水畈田园综合体”,两个项目预计投资30亿元。

高桥人:幸福生活不断升级

5月21日中午,白水畈村村民刘时新正和老伴给1岁半的孙子喂饭。他们家后厨的墙上挂着一块白板,菜单写得密密麻麻。“居家过日子,写菜单干嘛?”“现在田地都租出去了,不仅坐着收钱,还有空闲创业!”刘时新笑呵呵地说,去年镇里办起“乡约白水畈”系列活动,引来大量游客。3个在外创业的子女看到商机,回乡办起农家乐。大女婿当厨师,其他的帮厨,每到周末,生意火爆。

刘时新说,最高峰一天接待过50桌,一天挣了1万多元,比种地收入翻了好几番。“幸福指数飙升!”他说,“现在进村公路是宽敞的柏油马路,变得比城市还美,这是我们祖祖辈辈想不到的!”

更大的工程正在兴建。咸宁市重点项目——131军旅小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项目4月28日同步开工。按照一年建设、两年运营、三年建成的计划实施,年预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营业收入4亿元。鄂旅投董事长刘俊刚表示,高桥项目定位为全国知名、湖北一流的环武汉都市旅游休闲带龙头项目和军旅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鹏、通讯员胡剑芳、张玲)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刘丰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