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 曹露 刘露)1926年,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叶挺将军在此地大败北洋军伐吴佩孚,为其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
2018年,汀泗桥镇有了一支新的“铁军”,他们的战场是竹海、深山与河流,他们的武器是砍刀、斧头和绳索,他们的敌人是冻雨、风雪和倒竹,他们的目标是群众的光明、幸福和笑脸。他们就是汀泗桥镇供电所党员服务队——新时代的竹海北伐军!
暴雪中出发
2018年12月31日,新年即将到来,一场暴雪突袭咸宁。
“阚光志、宴开国、冯侦高、舒天成,带好安全工器具,出发星星竹海!”汀泗供电所主任金武林一声令下,党员服务队一头扎进暴雪中。
最高海拔九百米的星星竹海是国家3A级景区,碧波万顷松翠欲滴,是咸宁和周边城市人民休闲好去处。在十万亩竹林间,散居着星星村、西岭村、拢下村居民1800余户。寒冬时节,大雪封山,若没有电,林区群众该如何渡过这个冰冷的新年?
特巡,为林区群众保障用电!出发,竹海北伐军行动就在此时!
抢修车辆开到山腰处已无法上行,于是一行人背着沉重的工具在冰雪中攀爬。到达海拔三百米的星星村西岭四组二号台区09#—10#杆之间,一棵高八九米接近线路的竹子吸引了班长阚光志的视线,几乎是下意识的,他用砍刀把路边护拦上的积雪刮掉,跨进竹林踩着厚厚的积雪围着这棵竹子一周,计算竹子、线路、周边环境三者间最佳砍伐角度,如何才能在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又快又安全的清理下树障?宴开国是阚光志的最佳搭档,竹林里两人配合默契,你一刀我一刀的沿着竹根三下五除二把粗壮的竹子砍断,然后一个推一个背着竹身,“嘿哟~~”竹海雪原中一个冲刺,把竹障拖离线路。
在2号哨位——竹障清理重点区域,大家老马识途的插进公路旁的一条小路,沿着陡峭的山体滑积雪而下,到达哨位,被积雪压弯了的竹子沿着线路随处可见,若再下一场雪,这些承重已达极限的竹子就要全部被压折直接倒在线路上!
“老冯,你和开国赶紧到前面去把那几棵竹砍了。”
“好。”
在阚班长的指示下,宴开国和冯桢高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赶到线路下,和在二号哨位的阚班长、金武林、舒天成同时开动,“一二、一二……”密林深处顿时雪花飞溅,染白了每个人的肩头,漱漱声起,一棵棵竹障应声倒下,一棵、两棵、三棵……直到一一把竹障拖离线路,通道安全警报解除,他们才抖落一身霜白赶往下一个巡视点。
特别能吃苦
“规规矩矩是做得好,吃得亏!”
星星村村民王永华今年64岁,在山脚下开了一个小超市,对于汀泗供电所的几位师傅他既熟悉又敬佩。
“莫说是元旦,去年腊月二十几,山上下了雪夜里十点多停了电,一个电话打给供电所,二话没说就来了,几个人上山砍竹砍到一点多钟。下山来敲我门,买蛋糕买手电筒买雨衣,我看他们浑身湿透,拿着刀的手都在抖,真是心疼……说烧点火他们烤,硬是不肯,这么冷的天气他们就那样一身湿的走了。”
“那是2017年5月14日的晚上七点一十五”,汀泗中学副校长陈大鹏对这个时间记忆深刻。
那天突降大雨,学校停了电,孩子们的晚自习不得不中断。接到陈校长的电话,阚光志和但开国二话没说,骑上摩托车冒雨上山查线路清竹障。
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中,“今晚肯定是没电用了。”陈校长无奈的望着漆黑的雨幕。
“叮——”突然一声轻响,教室里的灯全部亮起来了!电居然来了!此时已是夜里十点多钟。“真是没想到,他们做事太负责任了!”
风雨交加中,身着雨衣仍是浑身湿透的阚光志和但开国来到汀泗中学确认来电后,婉拒陈校长留客请茶,消失在茫茫雨幕中。
2018年元月,冰雪引发的倒竹造成西关10千伏线路跳闸,星星竹海用电全面告急。以汀泗供电所党员服务队为首的15位抢修队员一头扎进了茫茫竹海。由于大量冻雨结附在竹子上,一根竹子重达几百上千斤,需要几个人才能把一根竹子砍下来,抬出去。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抢险,砍掉了上千根楠竹,电通了,灯亮了,而他们连一口热饭都没有吃。附近的村民十分感动,村民陈大和挑着腊肉和萝卜汤,送上山来已经全部结成了冰。
特别能战斗
阚光志今年已经57岁,在这片竹海里,他和他的“战友”们挥洒了数不尽的汗水。
竹海茂密,线路就穿梭在这些密林中,每逢刮风下雨,竹海与线路共舞,“老阚,你们又来啦!”
身着红马甲,头戴安全帽,手拿大砍刀是竹海北伐军的标志,林区竹农对他们已极为熟悉,山里海拔高,雨季长,大家“重相逢”的机会总是特别多。
春天万物复苏,竹海里的春笋表现最为优秀,三五天就能破土而出,一个月就能长成好几米长的大高个,和供电线路来个亲密接触。每到这个时候,竹海北伐军化身常驻军,万亩林海中,处处是他们推竹笋,砍竹笋的身影。
“这是竹海的特有现象,这个“敌人”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隐蔽性”,我们已经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确保线路通道安全。”汀泗供电所主任金武林说。
“冬天也是抢修高峰期,山里温度低,下了雪很快路都冻上了,走不了车。”舒天成说。那是2016年寒冬里的一次低压抢修,汀泗供电所党员服务队扛着踩板、铝丝、钣手等四十多公斤的抢修材料,湿滑难行的五公里山路间你拉我扯的跋涉了四个小时,只为给海拔六百米的深山里的太平村村民送去温暖和光明。
维护出来的好线路 实干出来的好口碑
在竹海,不知何时会来的风雪和不知何处会倒的竹障,是竹海北伐军们最强大的敌人。
“我们有决胜的信心!”金武林说。
“大雪了就背着工具走进山里。”张永说。
“雨再大,群众等着用电我们必须出发!”廖波说。
“好线路都是砍出来、做出来、维护出来的。”晏开国说。
“2014年的大年三十线路跳闸,我们上山伐竹,回来看到万家灯火通明,那是我此生最骄傲最满足的时刻。”阚志光说。
他们不但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在过去,清竹障不止是体力活,还是件智力活儿。林区群众户户以竹为生,竹海里没有一根竹子是无主的,哪怕是竹障。
“明明是他家竹子引起线路跳闸也不让砍。没办法,我们清竹障都要躲着人砍,像小偷一样,砍完马上就跑”冯侦高说。
“现在不一样啦!”就在2018年最后一波寒潮来袭时,竹海北伐军再次上山清竹障,发现一处数十棵竹障,联系该地承包人后得到答复:“电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家竹子影响大家用电,砍了!”
在无数次的风雨里清障伐竹时,在用电环境越来越向好,停电次数越来越少的背后,是竹海北伐军心系竹农,用行动构建了良好的供用电关系,与竹农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不只是我,你随便去问星星竹海里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没有人不说一句他们的好!”王永华用一句话总结了他们眼中的竹海北伐军。
我想,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应是如此了。
编辑 张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