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从咸安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看农业供给侧改革(第一篇)
咸宁市咸安区是我省油菜主产区,近年来,当地依托自身农业特点,积极打造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今天的《农情2017》推出系列报道《从咸安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看农业供给侧改革》由湖北之声记者李先华、付江坤、南新颜、王黎、洪燕采制,今天请听第一篇:种田大户爱上农产品深加工
眼下,正是油菜花盛开时节,尽管离油菜成熟收获还有近一个月时间,可是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油菜种植大户吴俊辉已经为油菜籽深加工问题忙碌起来。
3月30号,在汀泗桥镇“富民农产品加工中心”,吴俊辉和他的合伙人正忙着施工。这个加工中心能储存2600吨粮食,建成后将是汀泗桥镇上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为建这个基地,吴俊辉和他的合伙人拿出了几十年种田的积蓄。在施工现场,吴俊晖饶有兴致地向记者描述着加工车间建成后的样子。
【出录音】这个到时候就是一个双低菜籽油加工车间,我们已经引进了一套全自动生产设备,这头投送菜籽,那头直接灌装菜籽油,这是一条自动化的生产线。【录音止】
吴俊辉说,这套全自动榨油设备每天可以加工油料6000斤,出产菜籽油2000多斤。榨油设备仅靠自己种植的那1000多亩油菜,已经吃不饱,还可以为周边农户提供榨油服务。作为油菜种植大户,为何要涉足自己陌生的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吴俊辉说,往年,收获的油菜籽都直接卖给了经销商,油菜增产却不增收。如何确保增产又增收?吴俊辉首先想到的就是延伸产业链。
【出录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就是把产业链延长,进行粮食深加工,比如进行大米深加工,和菜籽油深加工。我们的米和油,注册了一个商标叫做,汀泗塔垴山。【录音止】
在汀泗桥镇赤岗村,俊敏种植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开俊告诉记者,合作社也有自己的菜籽油加工基地和菜籽油品牌。
【出录音】我们有一个菜籽油加工基地,我们的油菜籽不卖,加工成菜籽油以后再进行销售,我们注册了一个叫做“六斗畈”菜籽油的商标品牌。【录音止】
种植大户与合作社为何纷纷走上农产品深加工的路子?油菜籽经过深加工再出售,能给农民增加多少收益?在赤岗村油菜地的田埂上,俊敏种植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开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出录音】十斤油菜籽,大概出三斤油,另外还有七斤菜籽饼,饼肥一般1块5一斤,可以卖十几块钱,三斤菜籽油可以卖三十块钱;而直接卖油菜籽,每斤油菜籽,只有2块3至2块4。【录音止】
根据杜开俊提供的数据,十斤油菜籽,经过深加工后,效益增加了近一倍。咸安区农业局总农艺师吴达明告诉记者,这还仅仅是比较粗放的农产品加工,如果加工规模大,产品品牌好,收益还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出录音】我们通过加工和流通这一块可以提高它的产值,湖北省一般是2.5比一,就是说我一块钱的油菜籽的产值通过加工,你把它的效益产值,变成3块5。目前它是一个发展的阶段,销售的环节,销售的量不够,达不到规模效益,如果品牌打响了,价值还会更高。【录音止】
系列报道:从咸安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看农业供给侧改革,第二篇:观光经济改变大户种田理念
今天的《农情2017》请继续收听系列报道《从咸安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看农业供给侧改革》,今天请听第二篇:观光经济改变大户种田理念,由湖北之声记者李先华、付江坤、南新颜、王黎、洪燕采制,
3月30号,汀泗桥镇赤岗村村头的育秧大棚里,俊敏种植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开俊正和社员们忙着下种育秧。杜开俊告诉记者, 合作社正在申办“绿色食品认证” ,相关材料前两天才送到武汉。
【出录音】我现在正在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已经送检到武汉去了,准备进行绿色食品认证,至于qs认证以及产地认证,下一步再慢慢地办。【录音止】
作为一个农民,不仅给自己的农产品注册了商标,还要进一步申办绿色食品认证,这让记者深感意外。带着疑问,记者拉住杜开俊,在村头席地而坐攀谈起来,话题从今年的探春赏花游而起。
【出录音】记者:今年的探春赏花游给你带来了什么收益?
杜开俊:赏花节,我们汀泗镇是第一年办,我自己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效益。只是带动了周边的游客来游玩,我们也没有收费,只是把我们的产品拿出来推销了一下。
记者:有没有收获?
杜开俊:那肯定有收获啦,一个是提高了我们合作社的知名度,二一个是给我们合作社带来了收益。
记者:给合作社带来了什么收益?
杜开俊:主要是销售菜籽油。
记者:今年,这个探春赏花游过程中,卖出了多少菜籽油?
杜开俊:我们卖的不多,只卖了四五百斤。再一个就是我们生产的大米,我们生产的优质米,是无公害产品。
记者:尽管卖得很少,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头,将来的前景,您看好不看好?
杜开俊:这个前景肯定看好,一个是提高我们合作社的知名度,二一个是,提高我们合作社的收益,第三就是,带动了我们合作社成员进行油菜、水稻等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
记者:为什么说会促进你们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呢?
杜开俊:我们的大米,没有形成品牌,没有包装,以及没有开展旅游之前,每斤只能卖两块多钱,现在,我们可以卖到五块多钱一斤。
记者:为什么能卖这么高?消费者又是看到了什么愿意出这么高的价钱,来买你们的米和菜籽油?
杜开俊:这主要是一个是我们产品的宣传,再一个就是我们生产过程中按照无公害的标准生产。【录音止】
杜开俊告诉记者,观光经济让自己尝到了甜头,下一步,合作社将主打绿色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咸宁市咸安区农业局总农艺师吴达明表示,农业供给侧革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标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和新的消费需求,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有市场需求,是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出录音】体验农耕文化是一种体验农业,体验农业通过城里人到乡村体验农事活动,必然增加种田大户的收益。【录音止】
吴达明说,咸安区大力打造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今年引来武汉、岳阳、九江等地10余万人来赏花,蜂拥而来的游客来乡间消费、购物的同时,还带来了全新的消费观念,这必然会改变当地农民的经营理念。
【出录音】踏春赏花游,给油菜种植大户,不一定能够带来直接的收益,这个是社会效益,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第一产业的发展。【录音止】
系列报道:从咸安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看农业供给侧改革
第三篇:赏花潮催生农村新业态
今天的《农情2017》请继续收听系列报道《从咸安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看农业供给侧改革》第三篇:赏花潮催生农村新业态,由湖北之声记者李先华、付江坤、南新颜、王黎、洪燕采制,
陈魁文是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石桥村村民,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回乡开出租车。他告诉记者,在赏花游活动期间,开出租车的收益是以往的两至三倍。
【出录音】比如我是开出租车的,给我带来了许多效益,很多外面的游客开大巴来赏花,我用出租车转运,每天能有600多块钱的收入,以前也就是200多块。【录音止】
近两年,当地政府大力打造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前来观光的游客增多,这不仅扩大了当地土特产的销路,还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等服务行业的生意。陈魁文告诉记者,这两年,像他一样原先在外打工,现在纷纷回乡就业的人越来越多。
【出录音】以前,没有开发旅游,我们很多老百姓都出去打工,现在旅游发展起来啦,很多老百姓都回来经营农家乐,从事农家乐经营的人越来越多。【录音止】
咸宁市咸安区旅游局副局长孙先文告诉记者,近些年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农家乐发展,推动农民自主创业,旅游部门组织对农家乐进行星级评定,并明确星级农家乐主要享受的资金补贴、创业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创业积极性。
【出录音】凡是开的农家乐,能带动3到5人就业的,实实在在进行了经营的,每一家补贴了一万块钱,第一年给了150万,第二和第三年都给了100万。我们的统计的数据全区现在大约在五百家左右。(这些农家乐除了吃饭,是否提供住宿?)有吃、有住、有垂钓、有采摘、有种养、有观赏,一年四季都有(营业),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录音止】
咸宁市咸安区农业局总农艺师吴达明告诉记者,当前咸安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的良好势头。而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的打造,不仅扩大了农家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有效激发了农民积极性。
【出录音】我们通过近两年的第一产业油菜为主,打造探春赏花游,达到了一定的效果。那么这个探春赏花游到底到有什么效益呢?用什么途径使它达到效应呢?就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带动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第三产业的融合,来促进和提高我们的效益。具体我们从第一产业来反思,我们今后的整个农业工作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紧紧的围绕123产业融合发展,拓宽第一产业的产业链,来增加农民或者是新型经营主体效益,那么这正好也符合了我们就在国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我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农村发展的新的业态,来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录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