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建车间 建书屋 建广场 甘鲁村:多种元素助力乡村振兴

2022-05-15 19:49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云上咸安报道  花椒香,枇杷黄,桂树绿。 5月15日,笔者与市区女作协一行来到横沟桥镇甘鲁村,探访美丽乡村建设 ,捐赠20册书籍给村委会图书室。

沿着一条绿树成荫的乡村水泥路来到甘鲁村耗资357万元建成的扶贫车间,租赁给中安佳通(咸宁)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使用,该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配件,年上缴村集体租金30万元,对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

该公司是2021年5月由村民郑勇引进投资600万元组建的,分生产车间和装配车间,吸引村里30多个年轻人返乡就业,年发工资达120余万元。

“这条产线主要是制造汽车座椅底座滑轨。”在扶贫车间里,机械工程师任亚栋拿着半成品介绍道。

“在家门口企业做电气技术工,月收入5000元以上,生活成本低,不比在外打工差。”在深圳格力公司返乡就业的28岁的鲁超高兴地说,由于疫情,他一直想回乡就业。

在甘鲁村活动中心,门前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干净整洁,文体运动设施一应俱全,几个孩子正在绿草坪边进行高低杆体能比赛。

在村湾九组,一个环保砖厂生产正忙,几个村民正忙着装车。农舍边,46岁的刘婶正在露天灶台上做大锅肉汤。

“这里的村民周末经常聚在一起做大锅饭,大家一起唠唠家常,吃吃饭,联络感情。”村委会沈主任说道,淳朴的乡风民风让人动情。

当天,在村民鲁敦喜的带领下,大家来到贺胜路边一个藏书丰富的红杏书房。“这个书房是我自己建的,把二楼一层专门藏书,免费供周边的学生娃在这里看书学习。”鲁敦喜说,全村像这样的农家书屋有好几处呢。

只见红杏书房里,30名初中小学模样的孩子在这里安静看书。市女作协杨华老师给看书的孩子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唯有真情能动人》的公益作文写作课。

“听说今天这里有作文公益课堂,我早早就来了。”六年级学生尹茹好兴奋地说。

“建扶贫车间,建农家乐,建农家书屋,建文化广场,完善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促就业,以文化转观念,以文明促振兴,带领村民向幸福出发。”村支书鲁新宏信心满满道。

近几年来,甘鲁村修建村组公路20余公里,安装路灯30余盏,建农家乐6家,建成文化广场5个,总面积1500平方米;成立横沟桥镇农民诗社甘鲁村分社,组建了腰鼓、广场舞等6支农民文艺表演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以文化惠民,提高了村民的素养与幸福感。

(特约记者:胡剑芳 通讯员:王萌 鲁敦喜 编辑:董盈 责编:钱维佳)

云上咸安报道  花椒香,枇杷黄,桂树绿。 5月15日,笔者与市区女作协一行来到横沟桥镇甘鲁村,探访美丽乡村建设 ,捐赠20册书籍给村委会图书室。

沿着一条绿树成荫的乡村水泥路来到甘鲁村耗资357万元建成的扶贫车间,租赁给中安佳通(咸宁)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使用,该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配件,年上缴村集体租金30万元,对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

该公司是2021年5月由村民郑勇引进投资600万元组建的,分生产车间和装配车间,吸引村里30多个年轻人返乡就业,年发工资达120余万元。

“这条产线主要是制造汽车座椅底座滑轨。”在扶贫车间里,机械工程师任亚栋拿着半成品介绍道。

“在家门口企业做电气技术工,月收入5000元以上,生活成本低,不比在外打工差。”在深圳格力公司返乡就业的28岁的鲁超高兴地说,由于疫情,他一直想回乡就业。

在甘鲁村活动中心,门前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干净整洁,文体运动设施一应俱全,几个孩子正在绿草坪边进行高低杆体能比赛。

在村湾九组,一个环保砖厂生产正忙,几个村民正忙着装车。农舍边,46岁的刘婶正在露天灶台上做大锅肉汤。

“这里的村民周末经常聚在一起做大锅饭,大家一起唠唠家常,吃吃饭,联络感情。”村委会沈主任说道,淳朴的乡风民风让人动情。

当天,在村民鲁敦喜的带领下,大家来到贺胜路边一个藏书丰富的红杏书房。“这个书房是我自己建的,把二楼一层专门藏书,免费供周边的学生娃在这里看书学习。”鲁敦喜说,全村像这样的农家书屋有好几处呢。

只见红杏书房里,30名初中小学模样的孩子在这里安静看书。市女作协杨华老师给看书的孩子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唯有真情能动人》的公益作文写作课。

“听说今天这里有作文公益课堂,我早早就来了。”六年级学生尹茹好兴奋地说。

“建扶贫车间,建农家乐,建农家书屋,建文化广场,完善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促就业,以文化转观念,以文明促振兴,带领村民向幸福出发。”村支书鲁新宏信心满满道。

近几年来,甘鲁村修建村组公路20余公里,安装路灯30余盏,建农家乐6家,建成文化广场5个,总面积1500平方米;成立横沟桥镇农民诗社甘鲁村分社,组建了腰鼓、广场舞等6支农民文艺表演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以文化惠民,提高了村民的素养与幸福感。

(特约记者:胡剑芳 通讯员:王萌 鲁敦喜 编辑:董盈 责编:钱维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